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是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全省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9月,荣获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的“国家火炬济南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3年8月29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复,正式更名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专业的新材料产业园区。经过不断的科学发展,园区已成为济南市基础设施最完善、承载能力最强、产业特色最鲜明的省级开发区之一,是全市北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3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3.7亿元,出口额39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增长548.5%),顺利完成“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的任务,比年初人代会目标超额109%。园区在2013年上半年全市7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考核中,综合排名位列全市七个省级开发区第四。预计在年终全省省级开发区考核中,位次可前移5-10位,为三年内建成省内一流园区,进军国家级开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完成“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任务目标,园区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将2013年确立为“项目建设年”和“招商引资年”,倒排项目工期,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程进度。目前,3月1日“北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开工的鑫茂齐鲁科技城等16个项目进展迅速;新引进的湘商光电子科技园、科佳新型复合材料、传化物流等大项目在今年开工建设。
1、鑫茂齐鲁科技城项目。项目一期28万平方米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4栋主体已封顶,预计年底一期全部竣工;2013年10月20日,鑫茂·齐鲁科技城举行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目前已引进企业近百家,力争年底前五家企业投入生产。项目二期占地7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地勘及规划设计,2013年12月5日已通过市土地招拍挂领导小组会议,力争今年一月底前完成项目“五证”办理,确保今年三月份开工建设。
2、济南新材料交易中心项目。项目一期31栋楼主体已全部封顶,年底前,除公共交易大楼需装修以外,其余建筑将全部竣工,部分达到入驻条件,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已全面展开。项目二期总占地270亩,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地上物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确保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
3、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项目。项目主体已全部封顶,其中项目一期2万平米工程已完工,山东师范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美高生物医药中间体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项目二期7万平米厂房自去年6月份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全部竣工,目前,韩国大德科技园和新加坡科技局材料与工程研究院拟向园区转移部分高端产业和科研中心,另有5个在谈项目拟入驻,包括山大材料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以及香港、企业投资的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均计划今年3月份投产。
1、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项目一期24个实验室及4个产业化车间已全部投入使用;项目二期1.08万平米的三层产业化车间用于承担五个项目的产业化,包括年产500吨微晶磨料及磨具中试生产示范项目、年产50吨氧化铝柔性纤维及针刺毯中试生产示范项目等,目前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三月份将正式投产。
2、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中心年产50吨LED封装胶项目已投入生产,产业化车间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近期园区正在与山东省科学院深入洽淡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事宜,包括“3D打印综合服务中心”在内的一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将落户园区。
1、山东建邦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山东建邦集团与与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战略性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项目一期占地2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150吨太阳能用银粉及银浆项目已经产业化,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利税超过1.5亿。另外,基地项目二期的年产500吨氧化铝微晶陶瓷磨料(SG刚玉)及其磨具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将在今上半年开工建设。
2、华泰路七个优质工业项目。除上述项目外,园区华泰路两侧的山东美克新材料、天诺光电、玉晶玻璃等多个优质实体经济项目,将在今年初陆续竣工并投入生产。
1、湘商光电子科技园项目。由山东省湖南商会投资,规划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90亿元、工程投资3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占地420亩(两宗地)、工程投资15亿元,今年三月份开工2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下半年开工22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引进300-500家高科技企业,构建光电子、高性能电容材料、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三个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集“产-销-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生产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利税11亿元。项目已签约落户,完成工商注册,近日将进入土地出让程序。近期,山东省湖南商会12位副会长已预订项目一期近10万平方米高标准多层厂房,拟入驻12家企业,以生产和研发光电子芯片、器件等产品为主。
2、科佳聚氨酯保温材料项目。总用地160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该项目由山东同仁投资公司参股或控股了复合材料行业内的六家产业关联关系密切的企业,项目建成后可在园区形成一个复合材料产业链。该项目现已签约,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办理完毕,已经列入济南市重点项目,进入土地出让程序,确保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
3、山东传化泉胜综合物流城项目。该项目由浙江传化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计划占地1600亩,总投资50亿元,按照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即“公路港”物流模式,建设信息交易中心、管理服务大楼、零担快运、司机之家、仓储城市配送等公路港功能中心,以及专业市场配套服务、生活居住配套、供应链信息化等商住经营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在编制项目总体策划方案及项目一期可研报告,计划今年7月份开工建设。
1、省政府正式批复园区更名。2013年8月29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济南化工产业园区更名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专业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此次更名将进一步发挥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的作用,为加快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成果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园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加快“政、产、学、研、资”联盟建设。为了更好地转变经济方式、创新发展,2013年6月20日,园区承办了中国材料学会青委会常务理事会,这是园区连续两年承办该会议,包括多位国家863计划专家在内的全国新材料领域的精英们齐聚一堂,为园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把脉问诊,并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同时,园区依托山大国家胶体中心,去年6月份成立了胶体材料产业创新联盟,11月份胶体材料产业创新联盟二次会议召开,对加快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振兴我区工业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成立全市首家“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为做好园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深入探索特色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11月26日,园区成立了全市首家“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向企业进一步延伸,加快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促进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自2012年全市 “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大会确定了积极推进“北跨”发展重大战略以来,园区抢抓发展的大好机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工作均取得较快较好进展,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这些进步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北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天桥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支持园区加快发展。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全市北跨战略的桥头堡和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去年3月1日“济南市北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莅临园区项目施工现场,视察重点项目进展情况。2013年10月24日,王敏来园区视察工作,并对园区下一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1月21日,孙晓刚副市长贯彻王敏讲话精神,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到园区现场办公,解决下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12月5日,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北跨发展指挥部指挥陈勇带领指挥部的相关成员单位到园区调研,现场办公,提出了今年3月1日园区项目“投产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具体要求。
在市委、市政府、市北跨发展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等市直各部门全力支持园区发展,市商务局积极支持园区发展,在专项资金方面向园区倾斜,进一步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发挥好部门与外商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向园区推荐海外投资项目,为园区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013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建设,提出“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支持园区建设上来,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园区发展,努力把园区做大做强、做实做优。”
区委和区长定期到园区现场办公,调度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亲自带领园区有关同志洽谈大项目,有效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区委、区政府要求:天桥区工业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园区建设,区直各部门全力配合园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一个“四”是园区发展过程中不能忘记的“四件大事”:一是裕兴化工厂整体搬迁,拉开了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的序幕,经过高效、快速的建设,园区已成为全市基础设施最完善、承载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为今天能够承载大项目、好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山大国家胶体材料研究中心落户园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增强了园区科研力量,加快园区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促进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为园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注入了核心力量;三是鑫茂齐鲁科技城的建设,使园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有了重要的平台,加快了产业聚集,支撑了产业发展,助力园区迅速崛起;四是10月24日王敏园区现场办公会,肯定了园区产业方向的转变和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园区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和要求,成为园区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第二个“四”是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可以总结为四句话,即“成果、平台、团队、服务”:“成果”指科研成果转化,园区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每年支持山大国家胶体研究中心科研资金200万元,连续支持3年,每年支持山东大学材料学院科研资金100万元,连续支持5年,每年分别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发基地科研资金各100万元,连续支持3年,以上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优先在园区实现就地转化,园区目前拥有可转化科研成果近40项,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指产业平台建设,园区目前拥有鑫茂齐鲁科技城、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济南新材料交易中心、山东建邦新材料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平台,为发展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指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引进,目前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多家省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内建有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园区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市委组织部5150高层次人才在内的近50位教授和研究员,这些高校院所和科研人才为园区源源不断的创造可转化的科研成果,极大地加快了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服务”指为入园企业的服务,园区逐步完善对入园企业的服务、管理职能,变传统的“保姆式服务”为“教练式服务”,成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承担为企业提供的审批服务工作,同时组织高校院所与入园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
第三个“四”是园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思路,初步探索出的发展模式从四个方面有效推动了园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一是产城融合度高,北跨战略实施是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方式产业加快发展,使产业和城市化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了产城融合;从目前情况看,园区初步实现了产城一体化。二是土地集约利用率高,大型平台项目的建设吸纳了更多企业的入驻,促进了产业集约化发展,更加有效、合理、集约的利用了土地。三是企业投产盈利快,这种发展模式大大缩短了企业从建设到投产的周期,常规工业项目从签订合同到投产,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园区入驻企业最快的10天可办理完成工商、国地税注册,两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三个月即可投产,大大节约了企业投资的时间成本,对新材料类高新技术企业十分有利。四是企业退出机制完善,原先企业在破产倒闭后,往往闲置大量设备、土地,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现在园区或企业可收购厂房使用权,重新引进新的产业和项目,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形成了高效、动态的资源配置,完善了企业退出机制。
米乐app官网登录